1. 发热的可能原因
心肌梗死后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坏死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通常为低热)。这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应激反应,可能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
合并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老年人)免疫力较低,易并发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从而引起发热。例如,脑血管堵塞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怕冷伴发热的现象。
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严重心血管(如心源性休克)可能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体温异常波动,表现为发热或体温过低。
2. 发冷的可能原因
血液循环障碍:血管堵塞导致组织缺血,尤其是四肢末梢供血不足时,患者可能感到手脚冰凉。例如,冠心病患者常描述活动后胸痛伴肢体发冷。
低血压或休克:急性心梗引发心功能衰竭时,血压下降可能导致外周循环衰竭,表现为冷汗、皮肤湿冷及畏寒。
体温调节异常:如前述,脑血管堵塞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引发怕冷症状,甚至与感染并存。
3. 中医视角的寒热表现
中医认为心血管问题(如胸痹)可能与“心阳不足”或“阳脱阴竭”相关。例如:
心阳不足:患者表现为形寒肢冷、舌质紫黯,需温阳活血(如桂枝甘草汤加减)。
阳脱阴竭:危急时出现四肢厥冷、冷汗淋漓,需回阳救逆(如参附汤)。
心血管堵塞本身通常不直接导致发热或发冷,但继发的病理变化(如炎症、感染、循环衰竭)可能引发这些症状。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持续畏寒或冷汗,需警惕急性心血管,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