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理过程包括哪些

心脑血管 2025-10-18 08:45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1. 动脉粥样硬化

  • 形成过程:从内皮细胞损伤开始,脂质(如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引发炎症反应,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并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最终发展为纤维斑块和粥样斑块。斑块内可能含有胆固醇结晶、钙盐沉积,并伴随纤维帽玻璃样变。
  • 继发病变: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或动脉瘤形成,导致血管急性闭塞(如心肌梗死)或大出血。
  • 2. 高血压相关病变

  • 血管改变:细动脉硬化(如肾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导致器官缺血(如原发性颗粒固缩肾)。
  • 心脏影响: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增加心肌耗氧量,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 3. 心肌缺血与梗死

  • 心绞痛:稳定型(劳累诱发)和不稳定型(静息发作)心绞痛,均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导致的心内膜下层缺血相关。
  •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发心肌坏死,坏死波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扩展,伴有代谢紊乱和细胞死亡(坏死性凋亡)。
  • 4. 炎症与感染性病变

  • 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等,表现为Aschoff小体形成和纤维素样坏死。
  • 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由细菌感染引发瓣膜赘生物形成。
  • 5.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 肥厚性心肌病:心肌异常增厚,需氧量增加但供血不足。
  • 围生期心肌病:妊娠相关的心功能不全,可能与激素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 以上病理过程常相互关联,例如动脉粥样硬化可引发缺血,进而导致心肌重构或心力衰竭。

    上一篇:提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