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疼痛对心血管的影响机制
交感神经兴奋:疼痛刺激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氧耗和血管收缩风险。
冠状动脉痉挛: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直接诱发冠状动脉平滑肌异常收缩,导致血管痉挛性心绞痛,表现为胸痛、ST段抬高或压低。
心肌缺血加重:疼痛引起的血管收缩可能减少心肌供血,尤其对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可能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
2. 临床表现
胸痛:典型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下颌放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5分钟。
心律失常:疼痛应激可能导致心动过速、早搏,甚至室颤等严重情况。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大汗、恶心、呕吐或呼吸困难。
3. 高危因素
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更易因疼痛诱发痉挛。
情绪波动:疼痛伴随的焦虑、紧张会进一步加剧交感神经兴奋。
其他诱因:吸烟、寒冷刺激或酗酒可能与疼痛协同作用。
4. 处理建议
紧急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
长期管理: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或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用于预防复发。
病因治疗:控制原发疼痛,避免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过度劳累)。
若疼痛后出现持续胸痛或伴随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排除心肌梗死等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