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健身,添彩生活(体坛观澜)
做好全民健身这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付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韧劲和决心。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大众对运动健身的需求日益增长,一些地区却面临健身场地设施不足、公共体育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那么,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呢?这无疑是考验地方和体育部门智慧的时刻。
在安徽省亳州市,轻点手机屏幕,各种运动场地5D实景效果图便尽收眼底。借助健身地图,市民可以一站式了解场地情况、设施器材数量、开放时间等信息,让在家门口锻炼变得更加便捷。这一贴心的健身服务来自于亳州市的巧心思,其开展的“快乐健身行动”为群众健身休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赢得了群众频频点赞。
为了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亳州市积极开拓新思路,因地制宜寻找解决方案。他们巧妙利用废旧厂房、城市边角地,见缝插针地建设了一批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通过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工程,学校体育场地面向公众开放,实现了“一场两门、早晚两开”。这些积极举措让更多市民得以就近健身,享受运动乐趣。
亳州市在解决“健身去哪儿”的硬件问题的也重视“高质量健身”的软件服务。他们设立科学健身辅导站,抽调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基层开展教学,让市民从“要运动”转变为“会运动”。这种主打“近”字的策略,折射出亳州市问需于民、服务大众的思路。
连续多年发力,亳州市把全民健身当成民生实事来抓,不断完善“15分钟健身圈”,使“快乐健身行动”从纸面落到实处。他们的实践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蒸蒸日上的鲜活缩影,也体现了亳州市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决心和成效。
人人参与体育,体育造福人人。让我们借鉴亳州市的经验,以更多的创新和更实的举措,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共同描绘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