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对小儿发烧的小方法
当孩子体温跃升至38℃以上,我们称之为发烧。面对这一状况,家长们不必惊慌失措,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措施来为孩子降温。
要摒弃一种传统观念,即孩子发烧时要裹得严严实实以逼汗退烧。实际上,孩子在发烧时可能会发抖,这并非因为他们感到寒冷,而是体温上升引发的痉挛。应该适当减少衣物,让孩子散热。
在孩子等待就医期间,物理降温是缓解孩子不适的有效方法。可以采用头部冷湿敷、冰枕、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等方式进行降温。对于高热情况,酒精擦浴也是一种有效的降温方法。市面上还有一些药物贴剂,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发烧症状。
在物理降温的确保孩子摄取充足的水分。高烧时,孩子可能会因出汗而丧失大量水分,因此应给他补充充足的水分以促进排尿,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家长应避免随意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因为孩子的发烧原因不明时,随便用药可能会影响医生的诊断。
家长在照顾发烧孩子时,应避免陷入一些误区。例如,“伤风时宜吃,发烧时宜饿”的说法并不准确。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发烧或感冒时都需要摄入营养以促进康复。同样,流绿鼻涕并不意味着病情更重,除非伴随其他症状如持续高烧、食欲降低等。感冒病毒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是手部接触传染的,因此在孩子感冒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护。至于低烧是否可以不治疗这个问题,虽然发烧能刺激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但并非所有低烧都不需要治疗。如果孩子情绪高涨且充满活力,可以注意照看并确保其不缺水;但如果孩子发烧不高但表现烦躁、嗜睡或痛苦,应适当服用退烧药或消炎药。对于6个月内的孩子,任何发烧症状都应立即就医。
面对孩子发烧,家长要保持冷静,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帮助他们度过这段不适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