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友信 人人友信的诈骗手法详解
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借贷陷阱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借贷市场日益繁荣,但也孕育了不少非法借贷陷阱。这些陷阱常常披着诱人的外衣,以高额借款、快速到账为诱饵,实则暗藏风险,让人难以防范。
一、高利贷与砍头息陷阱
许多非法借贷平台采用虚高借款金额的手法,合同上明明标注借款5000元,实际到账却仅有3000-3500元。差额部分被以“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扣除。不仅如此,这些平台往往要求短期内全额还款,年化利率远超法律规定的上限,甚至高达5959.18%。更有一些平台通过“续借”的方式,诱导借款人签订新借条,债务不断累积,让人陷入连环借贷的泥潭。
二、虚假账号与身份伪装
一些非法借贷平台存在大量非实名账号,放贷人可能是“假人”或团伙操控的虚拟身份。他们通过微信或电话联系借款人,以“审核通过”为诱饵,要求支付各种费用。面对这种情况,借款人一定要保持警惕,谨慎对待。
三、暴力催收与心理胁迫
一些非法借贷平台在借款人逾期后,采取爆通讯录、骚扰亲友、威胁公开债务信息等方式进行催收。他们还可能会发送虚假律师函或法院通知,制造恐慌,给借款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面对这种暴力催收,借款人应坚决抵制,并保留相关证据。
四、其他变相诈骗手段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陷阱外,还有一些非法借贷平台以“黄金提货券”“购物卡回收”等名义放贷,实际到手的金额远低于合同金额。还有一些平台仿冒正规平台界面,窃取用户银行卡信息,让人防不胜防。
法律提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超过年利率14.8%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拒绝支付超额部分。若遭遇诈骗,建议保留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我们也要警惕任何要求“先交费再放款”或“虚高合同金额”的借贷行为,选择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借款。
我们要保持警惕,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借贷陷阱。在借贷过程中,要仔细阅读合同,了解真实利率、还款方式等信息,避免陷入陷阱。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遇到诈骗行为要及时报警并追究平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