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卖房被中介骗500万
近期,成都发生的男子因房产交易被中介骗走500万的案件,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揭示了房产交易中潜藏的多重风险。下面,我们将深入分析此案件的来龙去脉,同时提供一些防范建议,以帮助大家在未来的房产交易中避免类似陷阱。
一、案件核心事实回顾
在这起案件中,中介阳某通过精心策划的骗局,虚构了一个买家张某,实际上张某是一个失信被执行人。阳某安排代持人谢某某进行房产过户,在未付清710万房款的情况下,将房屋抵押给小贷公司套现520万元。最终,卖家罗先生损失了高达500万元。这一事件的核心漏洞在于,罗先生在仅收到部分首付的情况下,就签署了全权委托书并交付了房产证,而且未能核实资金监管流程。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涉事中介人员已被开除,成都市住建局也发布了关于二手房交易的风险提示。
二、中介骗局的常见类型
1. 代持陷阱:中介冒充买家要求第三方代持房产。
2. 资金挪用:诱导卖家签署委托书后私自过户抵押。
3. 伪造证件:中介伪造产权证明实施诈骗。
4. 合同欺诈:通过模糊条款、虚增费用等方式设置陷阱。
三、如何防范中介骗局
1. 资质核查:在交易前,务必查验中介的备案信息及办公场所,并通过住建局官网验证其经纪资格。
2. 交易流程规范:坚持“资金监管”制度,拒绝通过私人账户收款。在未结清房款前,不要办理过户手续。
3. 法律保护: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可以通过诉讼主张撤销不当抵押。
4. 政策工具利用:尽量选择已实施“带押过户”政策的城市进行交易,并使用监管的网签备案系统。
目前多地已经出台了存量房资金监管办法,如佛山、平湖等。在进行房产交易时,建议交易双方主动要求通过官方监管账户操作。如果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可以根据成都住建局的提示,采取5条风险防范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有充分了解风险、谨慎行事,才能在房产交易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希望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帮助大家在未来的房产交易中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