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买婚房原房主将门焊死
事件回顾
余小姐与男友为了即将到来的婚礼,于2023年初开始了他们的购房之旅。经过中间人的热心介绍,他们选中了一套位于孙某名下的小产权房,并以14.8万元的全款完成了交易。在签约时,孙某携一杨姓女子共同现身,谎称其为自己的妻子,并郑重承诺该房屋无任何纠纷。
购房的平静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在装修期间,一个名为曹某华的女子突然出现,她是孙某的真正妻子。她通过亲属联系到购房者,声称对卖房一事毫不知情,随后采取了极端行动,找人用电焊封死房门,坚决阻止购房者入住。此后,孙某失联,购房款也如同石沉大海,无法追回。
深陷法律困境
警方在调查后认定这是一起民事纠纷,建议双方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当余小姐夫妇寻求法院援助时,法院以“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为由拒绝受理他们的诉讼。镇虽然介入协调,但半年过去了,截止2023年8月,依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争议核心与焦点
这场风波的核心争议在于房屋的性质以及卖方涉嫌的欺诈行为。这套房作为农村小产权房,没有正规的产权证,其交易本身就蕴藏着法律风险。而卖方孙某隐瞒了自己的婚姻状况以及房屋共有权的事实,涉嫌合同欺诈。而且,由于他已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难度相当大。由于小产权房的特殊性,当纠纷出现时,通过行政调解或协商解决是常见的途径,司法救济的渠道相对有限。
类似案例启示
在类似的产权争议中,如婚内房产加名后离婚分割,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判决,并非一定均分。对于私自破坏房屋结构的行为,如承重墙的改造,需要承担相应的修复赔偿责任。但在这起案件中,曹某华焊门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还需要进一步的法律认定。
建议措施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建议余小姐夫妇首先尝试与曹某华进行协商,要求其通过法律途径向孙某追责,而不是将矛头指向购房者。他们可以向当地的住建部门投诉,寻求行政调解。咨询专业律师也是明智之举,以追究孙某的合同欺诈的刑事附带民事责任。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