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或是脾虚 五个征兆说明该补脾了
脾虚,是中医中常见的生理病理现象,泛指因脾气虚损而引发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症。其背后涵盖的证型多样,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以及脾不统血等。这些病症往往源于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
你是否也感到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或许你的脾正在向你发出警告。《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提到:“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虚呢?以下五个简单的自测方法或许能为你分忧:
一、在清晨起床时,如果你感到胸闷气短、头晕脑涨,那么可能是你的脾胃功能较为虚弱。在中医看来,脾与肺的功能是息息相关的,脾虚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引发肺气虚。
二、注意刷牙时的舌苔变化。舌头的状态是脾健康与否的外在表现。健康的舌头应为红色,且表面润泽,舌苔轻薄干净。如果舌头边缘有齿痕、舌苔白厚且滑润,或是舌苔粗糙、发黄发腻,或是舌质赤红无苔,都可能是脾虚的征兆。
三、观察如厕时宿便的情况。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可能是脾湿的症状,表明消化功能异常。
四、食欲的变化也能揭示脾湿。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害的就是脾。而脾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和液体转化为营养物质。在湿热的环境中,大多数人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旺盛却常有饱胀感,这也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五、对于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身体肥胖的人大多体质虚弱,体虚导致的肥胖是因为脾胃功能减弱,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
那么如何调理脾虚呢?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调理脾胃。按摩腹部、足三里穴,进行脑部放松活动,保持心情愉悦都是很好的方法。当你感到疲惫时,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让脾得到充分的保养和修复。只有脾健康,你的身体才能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