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西高考作文

冠心病 2025-05-04 01:17冠心病症状www.xinxueguanw.cn

2013年广西高考作文的主题聚焦于“道德选择与爱心传递”,这一题目通过一则生动的故事,引导考生对人性、道德和社会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

一、题目材料分析

题目所给材料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捡到手机后,发现失主曾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因此受到感动,最终选择归还手机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核心冲突在于“贪心”与“爱心”的较量,展现了道德感化的力量以及人性中善恶的抉择。

二、核心立意的解读

1. 人性考验与道德选择

题目通过年轻人是否归还手机的抉择,引导考生反思个人利益与道德良知的关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时常面临各种诱惑和考验,如何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2. 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材料中失主的善举感染了他人,体现了“爱心传递”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在一个时代主题呼吁“立德树人”的社会,这种正能量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善行感染他人,共同营造一个有温度、有爱的社会。

3. 现实的针对性

结合当时社会热议的诚信缺失与道德滑坡现象,题目具有现实教育意义。通过这个故事,呼吁人们弘扬真诚、友善的品格,抵制贪念,共同维护社会的道德底线。

三、专家点评与写作建议

考生在写作时,需要紧扣材料中的对比关系(贪心与爱心)及转折点(受感动归还),避免脱离材料泛泛而谈道德。正面例证可以引用“最美妈妈”“最美乡村医生”等典型事迹,反面例证可以适度列举贪腐、失信案例以强化批判性。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慎独”“仁者爱人”等思想,提升论述的。

阅卷老师重点关注考生对材料内涵的解读、逻辑论证的严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感染力。考生在分析时,可以采用“现象分析→本质→解决方案”的递进式框架,如现代社会道德困境频发、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失衡、通过个体善行激发群体向善等。

该题目通过贴近生活的叙事,将抽象道德命题具象化,要求考生在思辨中展现价值判断能力。这个题目不仅考察了考生的写作水平,更是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考察。体现了高考作文“以文化人”的导向。在写作时,考生需要深入理解材料内涵,结合个人经历和思考,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素材,展现出自己对道德选择和社会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