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过去,前往大型三甲医院看病,常常面临严重的堵车和停车难问题,这让患者感到非常不便。在最近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俊院士分享了他们的改革举措。他们决定将院内的员工停车位转移到附近的社会停车场,而将院区停车位留给患者。这一举措大大减少了患者到医院就诊时的停车困扰,让高峰时段开车排队的时间从过去的1.5小时缩短到几分钟。这样的改变,只是十年来医疗机构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致力于改善百姓健康问题的众多举措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针对群众在就医过程中反映的突出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如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等,努力让群众享受到便捷、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获得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国家卫健委提出了“三个转变、三个提高”的发展要求。这意味着公立医院需要从规模性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此,国家卫健委启动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不断推动公立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状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让患者能够更方便地就医。据统计,超过一半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经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其中超过4800家医院可以提供精准预约。还有超过2000家医院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为疑难危重疾病患者解决诊断难题。接近60%的三级公立医院和36%的二级公立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有效缓解了手术难的问题。

为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我国还启动了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目前,全国已经依托22家医院设置了12个国家医学中心。这些中心的建设任务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两个方面。一些医院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制度和人才储备机制,通过向基层依托医院提供临床专家派遣、开设专家门诊、手术会诊、联合查房等方式,将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服务送到基层。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让群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德国对葡萄牙比分预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