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猪肉特价遭疯抢
低价促销风潮席卷北方超市,猪肉抢购热潮涌动
在2025年1月的黑龙江、河北等地,一场别开生面的超市大战悄然展开。各大超市纷纷推出“猪肉白菜价”活动,部分单品价格之低,令人咋舌,甚至低至市场均价的50%以下。这一举措立刻引发了消费者的抢购热潮,队伍排得长长的,单日单店销量惊人,竟然达到了4-10头猪的销量。
回想2019年,广西钦州某超市的一次猪肉大降价也让人印象深刻。当时,猪肉价格降至17.9元/斤,吸引了大批市民涌入抢购。现场一度货架清空,秩序稍显混乱。看来,低价策略在生鲜零售市场中,确实具有无法抵挡的诱惑力。
除了常规的降价促销,部分超市还玩起了限时折扣。比如广州某门店,他们在每天晚上8点之后,将猪肉价格下调30%-50%。这种“夜间打折”策略吸引了许多中老年消费者提前囤货,等待打折时段。这种现象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抢购热潮。
在这场消费狂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中老年消费者对价格尤为敏感,他们常常通过社群分享特价信息,并集体行动,单次购买量惊人,有时竟达到10-30斤。而在北方地区,消费者对肥膘、猪心等特殊部位的猪肉偏好明显,因此在低价促销时,这类商品常常率先售罄。
商家们也是各显神通,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消费。他们采用“限量特价+原价对比”的模式,通过鲜明的价格差异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某品牌猪肉,标注“原价28.9元/斤、特价20.2元/斤”,这种价格差异让消费者产生占便宜的心理。配合“早买早便宜”的话术,更是加速了销售进程。
这场生鲜零售市场的价格大战,无疑反映了价格仍是核心竞争要素。但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门店在促销活动组织、人流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面对消费者的热情,门店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应急预案,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