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药物齐干预,防心脑血管意外
在当下社会,我国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尤其是2型糖尿病,其患病率已达到惊人的9.7%。更为严峻的是,处于糖尿病早期的人群比例更是高达14.8%。吉林中日联谊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建中特别强调,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约有七八成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因心脑血管疾病而丧生。预防糖尿病及其可能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必须从糖尿病前期开始重视。
张建中主任指出,为了及早发现糖尿病前期,定期查空腹及餐后血糖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最好每隔半年或一年就进行一次血糖检查。仅仅检查空腹血糖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漏诊,特别是在糖尿病前期,餐后血糖的升高更为迅速和明显。必须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以确保万无一失。他还强调,糖尿病患者日常监测血糖时,也应重视这三项指标,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每三个月(最多半年)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而对于生活方式的预防,张建中主任提出了三大原则:少吃一口,多迈一步,心态稳定。他指出,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的干预,有三分之一的病例可以逆转。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则就是饮食和运动。我们需要控制饮食,减少总热量的摄入,根据个人的活动强度,按照每公斤体重20~30千卡来计算每天所需的热量。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以上的运动。
至于药物预防,关键在于坚持服药。一旦停药,血压、血脂和血糖的数值很快会出现波动,这种波动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因素。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主任孔俭也强调,心梗的高危人群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对血压、血脂的控制要求比正常人更为严格。例如,对于血脂紊乱的人来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好控制在100mg/dL以下,以降低心血管意外的风险。
最后要强调的是,文章中的每一个数据、每一个观点都是经过专业医生的论证和实践得出的结论。而我们普通人要想真正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就必须认真对待这些建议,真正做到生活与药物的双重干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远离心脑血管意外的威胁。由糖尿病网小编从人民网转载而来,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真正重视自己的健康,认真对待糖尿病及其可能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