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的病历范本 心血管病历书写规范
心血管病历书写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病历书写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下面将从心血管病历的范本和书写规范两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血管病历基本结构
1. 患者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民族、住址、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还需记录入院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例如:"患者姓名:杨国庆,性别:男,年龄:58岁,婚姻:已婚,民族:汉族,职业:农民,住址: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九公桥镇新塘村5组,入院日期:2012年2月17日15:00
2. 主诉
主诉应简洁概括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字。例如:
3. 现病史
现病史是病历的核心部分,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
例如:"患者自诉3年前每于过劳或爬楼时感胸闷气促,休息后可缓解,当时曾于县人民医院透视发现'心脏扩大',因症状不重故未治疗。3年以来因天气寒冷'感冒',症状加剧,休息时亦心悸、气促,夜间需高卧位。
4. 既往史
记录有无风湿热、心肌炎、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例如:"过去体质一般,1985年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无外伤及输血史。
5. 个人史
记录吸烟、饮酒情况(如"吸烟40年:60支/日")、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例如:"吸烟20年,每天2支
6. 家族史
记录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家族遗传病史。例如:"父母体健,子女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及其他特殊疾病史。
二、体格检查规范
心血管专科体格检查应系统全面,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 一般情况
记录体重、体位、神志状态,血压(必要时应测四肢血压),卧位血压与坐位有无区别。例如:"体温35.4℃,脉搏8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85mmHg
2. 头颈部检查
3. 胸部检查
4. 腹部检查
5. 四肢检查
三、辅助检查记录规范
辅助检查结果应准确记录,包括:
1. 心电图
描述特征性改变,如:"ST段压低,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改变"或"窦性心律,近期前壁心肌梗死(?)
2. 心肌损伤标志物
记录具体数值,如:"肌钙蛋白I升高,达[X] ng/mL(正常范围0-0.04ng/mL),提示心肌梗死可能
3. 心脏超声
记录关键参数,如:"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射血分数(EF)为45%(正常范围50%-70%)
4.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如:"随机血糖:8.3mmol/L
四、诊断书写规范
心血管疾病诊断应规范完整,尽可能包括:
1. 病因诊断: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病理解剖诊断:如左心室扩大
3. 病理生理诊断:如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
4. 并发症诊断:如心房颤动
诊断应按主次顺序排列,主要疾病在前,次要在后;急性病在前,慢性病在后;并发症排列于有关主病之后;伴发病排列在最后。例如:
1. 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心房颤动
2. 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
五、治疗计划书写要求
治疗计划应包括:
1. 药物治疗
详细记录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如:
2. 非药物治疗
3. 病情监测
六、病程记录规范
1. 首次病程记录
应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包括:
2. 日常病程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对于病情不稳定或正在接受特殊治疗的患者,记录频率应相应增加。内容包括:
3. 特殊记录
七、心血管病历书写常见问题
1. 主诉繁琐:主诉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
2. 病史简单:现病史应详细记录症状特点及演变过程
3. 查体顺序颠倒:应按系统顺序进行,自头、颈、胸部至腹部按视、触、叩、听顺序书写
4. 诊断不确切:诊断应尽可能包括病因、病理解剖和功能诊断
5. 鉴别诊断过少:应列出2-3个需要鉴别的主要疾病
八、专科病历书写特点
不同心血管疾病病历书写重点有所不同:
1. 冠心病
2. 高血压
3. 心力衰竭
九、SOAP病历书写格式
SOAP病历包含四个关键部分:
1. 主观资料(Subjective)
2. 客观资料(Objective)
3. 评估(Assessment)
4. 计划(Plan)
十、病历质量控制要点
1. 及时性:首次病程记录应在8小时内完成,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2. 准确性:使用规范医学术语,各项数据记录务必精准
3. 完整性:涵盖患者从发病到此次诊疗的完整信息,不遗漏关键细节
4. 时间节点:所有时间节点都要精确到分钟
5. 医嘱明确:给药途径和剂量调整方案要具体
通过以上规范的心血管病历书写,可以全面、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诊疗过程,为临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