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洪水减轻灾害损失
当前正值汛期,洪水威胁着一些地区的河湖安全,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针对这一紧急情况,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和读者,为大家提供应对洪水的自救建议。
广东省珠海市的读者李邈提醒大家,在雨季期间,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洪水预报预警。了解可能的水位涨幅和受影响区域,以便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避险的成功率。对于居住在低层住宅的人们来说,除了在门槛外垒起防水墙,还应在门窗缝隙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塞堵。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钧强调,洪水灾害高风险区域的防范工作至关重要。在洪水来临前,有关部门不仅要做好预报预警,还应提醒群众做好应对准备。当洪水发生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应迅速向安全的地方转移,如山坡、高地、楼房等。如果被困,应设法与防汛部门联系,积极寻求救援。
李邈还提醒大家,遭遇洪水时,一定要保持镇定。避免在洪水中步行或游泳,因为水流的力量很大,容易使人受伤。如果必须涉水,要小心脚下是否有坑,可以借助拐杖、树枝等物品探明路况。要远离电线杆,防止触电。
洪水过后,防疫工作同样重要。安徽省宿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姚楠医生提醒大家,离开洪水区域后要及时清洗全身、更换衣物,并对被洪水浸泡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对于伤口的处理,如果出血严重应先尝试压迫止血,并用清洁的水清洗伤口,如有条件可使用消毒剂。
唐钧教授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灾后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开展饮用水消毒和饮食卫生管理,防止水源性和食源性疾患的发生。要做好环境清理和消杀工作,宣传灾后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能力。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我们要保持镇定、积极应对,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一紧急情况,为大家提供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