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拾荒助学

心脑血管 2025-05-03 09:07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中国退休者的教育情怀:传递正能量的助学先锋们

在华夏大地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退休老人,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的精神依然旺盛,他们的情怀依然深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传递着正能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榜样。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三位人物王坤森、刘盛兰和徐伟良,了解他们的故事。

一、王坤森(91岁,浙江大学教授退休)

这位浙江大学退休教授,在退休后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选择了拾荒助学。他通过拾荒所得的收入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即使在老伴去世后,他依然坚持这一善举,寒冬酷暑都不曾间断。他不仅自己坚持,还成立了“王坤森助学金”,将其扩展为一个更大的公益项目。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师生,成为了师德典范。正如他所言:“孩子们是我最后的牵挂。”王坤森教授用大爱诠释了教育的真谛。

二、刘盛兰(山东老人,感动中国人物)

刘盛兰老人年近九旬,生活简朴至极。他却通过拾荒收入资助贫困学生长达数十年之久。累计捐款超过十万元的他,每月仅留百元生活费,其余全部捐出。他的善举不仅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还使他入选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赞誉他“崇仁厚德”,展现了平凡人的大爱精神。刘盛兰老人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的力量。

三、徐伟良(长沙退休幼教)

徐伟良是一位长沙的退休幼教工作者。他的公益之路与众不同,他将废旧纸盒、泡沫等材料改造为儿童教具,免费送往周边幼儿园和原工作单位。这一行动既践行了环保理念,又支持了幼儿教育的发展。他的行动感染了邻居和丈夫,形成了集体创作氛围,促进了社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徐伟良用他的智慧和双手为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和希望。他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退休者的价值和力量。他们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公益,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投身其中。他们的行动激发了更多人的公益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退休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的真谛他们的事迹不仅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更重要的是他们传递了一种正能量一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向他们学习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公益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上一篇:男性朋友应如何救治早泄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