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脂的8个问题 你是必须要知道的!
“高血脂:不仅仅是血液黏稠的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闻“血脂不降百病生”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长期血脂升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高血脂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塞、冠心病等。除此之外,高血脂还可能引发肝脏疾病,如脂肪肝和肝硬化。高血脂的问题绝对不容忽视。
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常常将血液黏稠与高血脂混淆。实际上,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血液黏稠度主要反映的是血液的流变学特性,与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和变形能力有关。而高血脂,更准确地说是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主要影响的是心血管健康。胆固醇可能会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心肌缺血和脑缺血,甚至可能引发急性血栓。
许多人认为,只有胖人才会得高血脂,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虽然肥胖人群的血脂水平可能更高,因为他们的食欲好,摄入多而运动消耗少,导致血脂容易升高。瘦人同样可能患有高血脂,尤其是当他们的基因或个体差异导致内源性合成胆固醇增多时。无论胖瘦,如果人体内的“坏”胆固醇积累过多,都有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儿童,也需要警惕高胆固醇的问题。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在8岁时就开始出现。建议体重超重、患高血压或有心脏病家族病史的儿童从两岁起就检测胆固醇水平。
那么,高血脂患者应该如何饮食呢?饮食疗法可以说是最“不花钱”的治疗方法。根据营养成分与血脂的关系,选择适合的食物及量非常重要。单不饱和脂肪酸与血脂代谢呈正相关关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于深海鱼、坚果等,这些都可以多吃。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也对血脂代谢有积极影响,可以适量增加摄入。
高血脂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了解高血脂的相关知识,采取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的关键。无论胖瘦,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胆固醇的转运和排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来源于坚果和动物内脏等。由于维生素E容易在体内储存,因此并不建议每天进行补充。
矿物质中的镁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它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冠状动脉的紧张感,并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于家有高脂血症患者的人来说,调整饮食尤为重要。
他们应该多吃玉米、荞面、燕麦等富含纤维的粗粮,这些食品有助于降低血脂。在烹调用油方面,应该选择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和橄榄油等。每天应保证摄入1斤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一袋脱脂牛奶或奶制品,同时摄入豆类、坚果和适量的鱼虾。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烹调油的选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适合炖煮菜肴,炒菜时避免油烟过多。油酸含量丰富的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可以用来炒菜,但不适合油炸。其中,花生油优选优质压榨油。
对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特别多的橄榄油和茶籽油,它们的耐热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险较小,可以选择用于炒菜和炖菜。但购买橄榄油时需要注意,市场上的进口橄榄油掺假现象较为普遍,不要贪图便宜。建议选择高级初榨橄榄油或国产茶籽油,它们的清香更加宜人。
家庭用油最好在不同种类的油脂中进行替换,每日人均用量控制在25-30克之间。这样既能满足人体对脂肪酸的需求,又能保持饮食的健康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