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自曝内幕:把药品送进医院要过四关
医药代表的起源与发展
在医药行业的早期,医药代表的角色最初是由合资药企引进的。记得那是在1988年,南方一家合资制药公司率先培养了一批医药代表,他们被誉为药企与医生间的沟通桥梁。随着这座桥梁的建立,药企的销售业绩也迅速增长,犹如雨后春笋般,其他药企也纷纷效仿。现今的医药代表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曾经的医药代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公司产品的咨询答疑,为医生提供专业的药品解答。但如今,他们在结交医生的过程中,已经演变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角色。为了达到销售目标,他们甚至成为了医生的“全职保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医生多开自己公司的药品。对此,各医院都表示困扰不已,只能采取严格监控大处方、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方式来应对。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位医药代表A张图(化名)的亲身经历。他今年33岁,大学毕业已十年,一直从事医药代表工作。他身穿一套名牌西服,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印象,很难与人们心中在医院推销药品的医药代表形象相符。
张图透露,医药代表的工作并非表面上那么轻松。在新手时期,他走了许多弯路,但在老手的指点下,逐渐明白了行业内的潜规则。他给记者描绘了一条药品如何进入医院、成为处方的利益链。药品要想进入医院,需要经过主治医生、药剂科、药事会、院长这四道重要关卡,每个环节都需要花费不菲。
那么,如何让医生在众多相似的药品中选择你的药呢?张图表示,这又是另一番功夫。他透露,给医生的处方费一般在药品零售价的三成左右,这是行业内的均价。医药代表有一套计算“临床费”的方法,他们会详细记录每位医生开了多少药,然后再根据实际销售情况来决定支付多少“临床费”。
张图表示,在这个圈子里,必须按照规矩办事。如果你想保持清白,那就别想在医药行业推销出一瓶药。他提到,医药代表与医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灰色”关系,这也使得药品销售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医药代表的角色在不断发展变化,他们不仅要负责产品的咨询答疑,还要开发临床业务,与医生建立关系,确保药品能够顺利进入医院并成为医生的处方选择。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利益纠葛,但也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机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