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总结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

心脑血管 2025-07-18 14:30心脑血管疾病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介入治疗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进展,以其微创、高效的特点成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将系统总结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及其护理要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概述

心血管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将诊断或治疗器械送入心脏或血管内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主要技术包括:

1. 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注入造影剂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手术过程仅需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 球囊扩张术(PTCA):通过球囊导管扩张狭窄血管,改善心肌血液供应,但约10%患者可能出现血管再狭窄
  • 支架植入术:在球囊扩张基础上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具有更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3. 其他介入技术

  • 药物洗脱球囊技术:适用于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或高出血风险患者
  • 钙化病变预处理技术:包括血管内碎石术(ELCA)、准分子激光消蚀术等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用于主动脉瓣疾病的微创治疗
  • 二、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关键技术

    (一)术前护理要点

    1. 患者评估与准备

  • 使用Caprini模型对患者进行动态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入院24小时内、术后6小时内及出院前)
  • 确保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
  • 指导患者术前禁食(全麻患者需禁食12小时)及床上排便训练
  • 2. 心理护理

  •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问题,给予耐心解答
  • 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 可采用音乐疗法、放松沟通等方式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 (二)术中护理配合

    1. TAVI手术护士配合流程

  • 术前:器械灭菌、设备检查、手术室无菌准备
  •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专职护士负责瓣膜装载,巡回护士监测生命体征
  • 应急准备:备好抗心律失常药及止血器械应对突发情况
  • 2. 通用介入手术配合

  • 准确给药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 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 (三)术后护理核心内容

    1. 穿刺部位护理

  • 股动脉穿刺:绝对卧床,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6-8小时,沙袋压迫4-6小时,观察渗血、血肿情况
  • 桡动脉穿刺:使用专用压迫器止血,2-4小时后逐步放松,避免上肢过度用力
  • 密切观察肢体温度、颜色及感觉,预防血栓形成
  • 2. 生命体征监测

  • 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CCU),观察心律失常及缺血变化
  • 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直至稳定,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体温变化
  • 3. 并发症防治

  • 出血与血肿:加压包扎穿刺点,下肢制动6-24小时
  • 对比剂肾病:水化治疗、药物治疗,严重时透析
  • 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三、术后管理与康复指导

    (一)药物治疗管理

    1. 抗栓治疗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拮抗剂,疗程根据指南调整
  • 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可使用吲哚布芬替代
  • 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需调整抗凝方案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通心络改善心肌无复流
  • 芪强心防治心衰
  • 根据2025年指南推荐方案执行
  • (二)生活方式干预

    1. 饮食指导

  • 术后2-4小时可少量饮水,无不适后逐步过渡到流食、半流食
  • 长期建议低脂高纤维饮食,控制危险因素
  • 2. 活动康复

  • 术后24小时逐步恢复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 适度运动促进术后恢复,但需避免穿刺侧肢体负重
  • (三)长期随访计划

    1. 随访时间点:术后1、3、6、12个月定期复查

    2. 随访内容:评估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方案、监测并发症

    3. 远程随访与康复管理相结合

    四、进展与特别注意事项

    根据2025年发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更新要点:

    1. 入路选择:桡动脉作为首选入路血管,尺动脉、远桡动脉作为补充

    2. 技术更新

  •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复杂病变治疗
  • 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定量血流分数(QFR)用于手术评估
  • 3. 术后半年内关键期:需特别注意药物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随访,否则血管再堵塞风险可达90%

    心血管介入治疗与护理技术不断发展,医护人员需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指南推荐,为患者提供规范化、个性化的全程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