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脱水状态专家教你科学足量饮水
冬季饮水高峰论坛上专家警告:足量饮水,警惕脱水风险
新华社报道,日前举办的第二届饮水与健康高峰论坛传来重要警示,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更容易因饮水不足而陷入脱水状态。对此,专家呼吁公众应掌握科学足量饮水的方法。
中国营养学会饮水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强调,足量饮水是机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水不仅有助于维护我们的水合状态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还能保证我们的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他进一步指出,增加总水摄入量有助于预防复发性肾结石和泌尿系统感染。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脱水状态呢?马冠生教授为我们详细描述了不同失水程度下的身体反应。当失水达到体重的1%至5%时,人们会感到口渴、疲惫、烦躁等;当失水达到6%至10%时,症状会进一步加剧,出现眩晕、行走减慢、呼吸困难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针对日常饮水给出了具体建议。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天应喝1700ml的水,成年女性则为1500ml。专家推荐饮用白水或茶水,并避免用饮料代替白水,同时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马冠生教授还提醒大家:“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那时已经说明体内失水已经超过了1%。我们应该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他建议人们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式,早晚各喝一杯水,其他时段每1至2个小时也喝一杯水,每次约200毫升。饮水的水温也要适宜,以10度至40度之间为佳。
而对于经常运动的人群来说,该如何补充运动饮料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严翊表示,对于60分钟以内的运动,只需要补充白水即可;而对于持续时间超过60分钟的运动,在补水的同时可以考虑补充有专门功能的运动饮料。这一建议为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有助于他们在运动中保持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