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至天气凉 注意保暖两部位防感冒
农历的白露节气悄然来临,正值季节交替之际,人们可以感受到凉爽的秋风和微凉的夜晚。有一句民间谚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生动描绘了这个时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的特点。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或其他旧疾的复发。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我们迎来了这个充满秋意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简而言之,白露的到来标志着气温迅速下降,夜晚的水汽凝结成露珠,呈现出晶莹的白色,因此得名。
随着白露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也愈发明显。尽管白天的气温仍然较高,但夜晚却开始降温。这种温差较大的天气状况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人们需要特别注意保暖,特别是身体的两个关键部位。俗话说得好:“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这正提醒我们要注意保护肚脐和脚部,避免受寒。
肚脐是一个敏感的部位,表皮薄弱,没有脂肪组织,但却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如果防护不当,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夜晚睡觉时,我们应保持腹部温暖,避免赤膊睡觉或穿露脐装。
脚部也是保暖的重点部位。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部有许多重要的经脉,而且远离心脏,血液循环相对不畅。脚部容易受寒,进而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在白露时节,我们应注重脚部的保暖,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并用温水泡脚。
为了驱寒保暖,中医按摩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坚持晚上用温水泡脚,并搓热耳朵和腰部。肾开窍于耳,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还可以做揉肾经的功课,坐到床上,脚心相对,连通肾经,然后按摩小腿肚肌肉,直至小腿发热为止。
白露时节是一个需要注意保暖和养生的时刻。我们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肚脐和脚部的保暖。中医按摩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驱寒保暖,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