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表现
寒性高血压:患者通常表现为手凉脚凉、身体偏胖、容易水肿,舌苔白滑,小便清长且气味较小。这类患者血管可能因寒冷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冬季症状更明显。
热性高血压:患者常见面色潮红、舌质红、油脂分泌多,伴有小便黄、大便干燥等症状,手脚温热。夏季可能因血管扩张血压稍低,但内热症状突出。
2. 季节影响
寒性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易升高,因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而热性高血压患者夏季可能因出汗多、血管松弛出现血压波动。
3. 治疗原则
寒性高血压需温阳散寒,避免盲目降火;热性高血压则以清热降火为主。
4. 其他注意事项
诊断需结合血压测量(如冬季多次超过140/90mmHg需警惕)及全身症状综合判断。
- 两类高血压均可能引发心脑血管风险,需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