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心血管斑块倪海厦治心
倪海厦作为知名中医师,对心血管斑块和心脏问题提出了独特的中医治疗理论和方法体系。以下将从理论认识、治疗方法、方剂应用和临床案例等方面全面介绍倪海厦的相关观点。
心血管斑块的中医理论认识
倪海厦认为心血管斑块的形成与中医理论中的"心与小肠相表里"密切相关。他指出心脏负责动脉血液的输出,而小肠则主管静脉血液的回流。当小肠的火力不足时,会导致脚部寒冷,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形成血液斑块,最终可能引发心脏病或中风。
在中医的脏腑理论中,心脏被视为"君主之官",本身不受病,心脏的问题实际上是心包膜的问题。现代医学诊断出的二尖瓣、三尖瓣闭锁不全等问题,在倪海厦看来多是西药干扰造成的,而非心脏本身病变。
心血管堵塞的治疗方法
倪海厦提出了多种治疗心血管堵塞的方法,包括针灸、方药和特殊物理疗法:
针灸疗法
倪海厦强调针灸在治疗心脏病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心脏三针"疗法:下针在膻中、巨阙和关元三个穴位。这三个穴位配合使用,对于心痛、心肌梗塞等症状有显著缓解效果。特别是关元穴,作为小肠的募穴,能够增强小肠的热度,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心脏病的重要穴位。
物理疗法
对于紧急情况下的心血管堵塞,倪海厦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撞墙法"。这种方法通过用背部撞击硬墙,产生震荡力来打通血管中的堵塞物。操作时要注意从轻度开始,避免直接撞击后脑,同时配合特定的发声方法(如心脏对应"呵"声)来增强效果。
中药方剂
倪海厦治疗心血管堵塞的方剂以活血化瘀为核心,常用丹参、川芎作为主药,配伍赤芍、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物。对于痰湿阻滞型体质,会加瓜蒌皮、薤白等宽胸理气药物。具体方剂组成会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进行调整,强调个性化治疗。
典型方剂
倪海厦治疗心血管堵塞的方子通常包含以下主要药物和配伍原则:
1. 活血化瘀核心药物:丹参(15-20克)和川芎(10-15克)是基础方的主药,两者配伍能增强行气通络效果。
2. 破血逐瘀辅助药物:赤芍(12克)、桃仁(9克)用于破血逐瘀,红花(6克)辅助疏通微循环,三七粉(3克)冲服强化止血不留瘀的特性。
3. 针对不同体质的加减:
4. 煎服方法: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煎煮时先用冷水浸泡药材30分钟,首煎25分钟,二煎15分钟。连续服用周期不超过21天,需定期观察舌象脉象变化。
临床治疗案例与疗效判断
倪海厦在临床治疗心血管堵塞案例中,强调通过症状观察来判断疗效。一个典型的严重心血管堵塞案例显示,患者有持续的心绞痛、手脚麻木、睡眠极差等症状。倪海厦通过检查耳心点和第五椎的压痛程度来判断心脏问题的严重程度。
治疗效果方面,倪海厦指出:"到目前为止心脏动脉血管阻塞的案例在我诊所都有很好疗效的,最短时间用了二星期,最长时间用了三个月,时间的快慢决定在阻塞的多少而定。"他强调治疗需要从两个管道入手:一是清除肝脏内的毒素,二是排除血管中已有的阻塞物,这样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持久不复发。
在另一个案例中,倪海厦详细记录了如何通过中药排除心脏中的淤血,恢复心脏功能。他特别强调使用红花(尤其是川红花)来治疗心刺痛,因为川红花"味厚"能入血分,适合治疗心脏部位的淤血问题。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倪海厦在治疗心血管斑块和堵塞时,特别强调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严重血管钙化者慎用活血类药物,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2. 阴虚火旺体质需调整方剂,减少热性药物用量,避免加重阴虚症状。
3.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必须经心内科医生评估后才能使用活血化瘀中药,避免出血风险。
4. 服药期间的配合治疗:建议每日30分钟快走,忌食生冷油腻食物。饮食上分阶段调理,急性期以山楂木耳粥为主食,稳定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恢复期饮用丹参田七茶。
5.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停药就医:心悸加重、胸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皮下瘀斑等异常反应。
倪海厦的这些治疗方法虽然有其独特理论支持,但也有学者指出长期使用活血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重度血管狭窄患者仍应以现代医学手段优先。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血管堵塞程度分级处理,中西医结合可能是更为稳妥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