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影像学手段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或堵塞情况。以下是详细:
1. 什么是冠心病造影?
原理:向冠状动脉注入含碘造影剂,同时用X光机动态拍摄血管形态,显示血流情况。
目的:明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堵塞、痉挛或畸形,评估病变位置、程度及范围。
2. 检查流程
术前准备:禁食4-6小时,评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步骤:
穿刺桡动脉(手腕)或股动脉(大腿根部),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
注射造影剂,多角度拍摄影像。
耗时:通常30分钟-1小时,需平卧制动数小时防止出血。
3. 结果分析关键指标
狭窄程度:
<50%:轻度狭窄,通常药物控制。
50%-70%:中度狭窄,结合症状决定是否介入。
>70%:重度狭窄,可能需要支架或搭桥。
病变特征:斑块性质(稳定/易损)、钙化程度、血栓等。
4. 后续治疗建议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β受体阻滞剂等。
介入治疗:支架植入(PCI)适用于严重狭窄。
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用于多支复杂病变。
5. 注意事项
风险:罕见但可能包括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肾损伤(尤其肾功能不全者)。
术后护理:多饮水促造影剂排泄,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血肿。
6. 替代/补充检查
CTA(无创,但准确性略低)
负荷试验(如运动心电图)
血管内超声(IVUS)(更精细评估斑块)
如有具体报告需解读,建议携带影像资料咨询心内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