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淤血艾灸什么穴位

一、核心穴位推荐

1. 膻中穴

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艾灸此穴可改善心脏功能,缓解胸闷、心慌等症状。建议每天艾灸40分钟,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

2. 膈俞穴

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血会穴”,擅长调理各类血瘀问题。可用四孔艾灸盒覆盖该区域,每次灸40分钟以上,配合血海穴(每侧30分钟)效果更佳。

3. 公孙穴

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艾灸此穴可健脾生血、调节气血,尤其适合心脏气血不足的情况。

二、辅助配穴方案

  • 百会穴+太冲穴:百会穴(头顶正中)提升阳气,太冲穴(足背)疏肝理气,共同疏通心脑血管淤堵。
  • 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常与膻中穴搭配使用,对冠心病有辅助疗效。
  • 三阴交:足内踝上3寸,补益肝脾肾三阴经,促进气血生成。
  • 三、注意事项

  • 艾灸后需多喝温水,避免受凉。
  • 血瘀体质者可结合行气穴位(如支沟、太冲)增强效果。
  • 若症状严重(如持续胸痛),建议及时就医,艾灸仅作为辅助调理手段。
  • 上一篇:心血管和心肌功能区别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