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溶栓治疗
通过静脉注射或动脉内给药溶解血栓,常用药物包括:
纤溶酶原激活剂:如注射用瑞替普酶、阿替普酶、尿激酶等,通过激活纤溶系统分解纤维蛋白,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效果最佳)。
中成药辅助:如硝栓通络胶囊、逐瘀通脉胶囊等,用于活血化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起效较慢。
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直接PCI:通过导管技术进行血栓抽吸、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快速恢复血流,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案(要求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
机械取栓:如介入微创手术取下肢血栓,使用导丝和网兜清除血栓,适用于静脉血栓早期。
3. 辅助治疗手段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溶栓后联合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防止再闭塞,需监测凝血功能。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适用于多支血管严重病变患者,通过移植血管绕过闭塞段。
4. 其他技术
导管溶栓术:在影像引导下局部灌注溶栓药物,浓度更高且出血风险低,常用于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管理:如处理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等,需配备心电监护和急救设备。
注意事项
溶栓治疗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如发病时间窗、年龄限制)和禁忌症(如出血倾向、近期手术史),且术后需长期控制血压、血脂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