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的护理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重点关注病情观察、体位管理、用药护理和并发症预防。以下是具体的护理要点:
1. 急性期护理
体位管理:抬高床头30-45度,以降低颅内压并促进静脉回流。改变体位时动作需缓慢,避免因降压药作用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环境控制:保持安静,减少探视和噪音刺激,避免情绪激动。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血压、心率、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警惕脑疝或颅内压升高的迹象。
2. 用药护理
降压药物:遵医嘱缓慢降压,避免血压骤降引发灌注不足。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如直立性低血压)。
镇静与镇痛:对躁动或头痛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但需避免呼吸抑制。
3. 并发症预防
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压疮预防: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深静脉血栓预防:卧床患者需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泵。
4. 康复与长期管理
早期康复: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活动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饮食指导:低盐低脂饮食,控制钠摄入;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
心理支持: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提供疾病知识教育。
5. 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诱因:禁止突然用力、剧烈运动或洗冷水澡,以防血压骤升。
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肾功能及眼底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长期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