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正下心壁梗塞 冠心病下壁心肌缺血

冠心病 2025-07-25 17:49冠心病症状www.xinxueguanw.cn

基本概念

下壁心肌缺血和下壁心肌梗塞都属于冠心病范畴,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阶段。下壁心肌缺血指心脏下壁(靠近膈肌部位)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当下壁心肌持续缺血超过20-30分钟,则可能发展为下壁心肌梗塞,即心肌细胞发生坏死。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下壁心肌缺血/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
  • 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病变:这两支血管是下壁心肌的主要供血血管
  • 其他因素:冠状动脉痉挛、炎症、血液高凝状态等
  •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 胸痛:胸骨后或上腹部压迫性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常向左肩、背部或下颌放射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因下壁靠近膈肌,刺激迷走神经)
  • 循环障碍:低血压、休克(右冠脉阻塞可能影响右心室功能)
  • 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与右冠脉供血区包含心脏传导系统有关)
  • 特殊人群表现

    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轻微不适或无症状。

    诊断方法

  • 心电图:观察心肌缺血/梗死的特征性改变
  • 心肌酶学检测:如肌钙蛋白等指标升高
  •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冠状动脉CTA或造影: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和部位
  • 治疗方案

    紧急治疗(心肌梗塞)

    1. 再灌注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放置支架或球囊扩张
  • 溶栓治疗(在无法及时PCI时)
  • 2. 药物治疗

  •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抗凝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
  • 硝酸酯类(谨慎使用,下壁缺血患者易出现低血压)
  • 长期治疗(心肌缺血)

    1. 危险因素控制

  • 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
  • 限酒,控制体重
  • 2. 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稳定斑块
  • ACEI/ARB类药物:如普利类、沙坦类药物,保护心肌功能
  • 抗心绞痛药物
  • 3. 中医药辅助:如当归等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预防措施

  •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遵医嘱用药:按时服用预防药物,定期复查
  • 注意事项

  • 出现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 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饱
  •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
  • 下壁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上一篇:冠心病的胸闷怎么解决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xinxueguanw.cn 心血管健康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