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基本结构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负责泵出血液,各腔室通过瓣膜(如三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控制血流方向。
二、泵血过程分阶段
1. 心房充盈期(舒张期)
全身静脉血通过上、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肺静脉的富氧血流入左心房。
此时房室瓣开放,血液被动充盈心室,约占心室总充盈量的75%。
2. 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将剩余25%的血液主动推入心室。
随后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
3. 心室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升高但容积不变,直至超过动脉压。
射血期: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血液分别泵入主动脉(左心室)和肺动脉(右心室)。右心室血液进入肺循环,左心室血液进入体循环。
4. 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室内压下降,瓣膜关闭,容积不变。
充盈期:房室瓣再次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准备下一周期。
三、关键机制
压力变化:瓣膜开闭由心房、心室与动脉间的压力差驱动。
电传导系统: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协调心肌收缩顺序。
心输出量:成人安静时每分钟泵血5-6升,受心率、心肌收缩力等调节。
四、循环路径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肺静脉→左心房。
此过程确保氧气与代谢废物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