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大女婴性早熟乳房发育 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最近,卫生部发布了新的“诊疗指南(试行)”,其中明确规定了性早熟的医学定义: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即为性早熟。针对这一话题,导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在厦门地区,性早熟的儿童数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早。
在厦门,性早熟的患儿中女孩明显居多。据专家介绍,大约90%的患儿属于特发性性早熟,其病因难以明确;而剩余的10%则与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
最近,一个只有四个月大的女婴丫丫(化名)引起了广泛关注。丫丫在出生时的状况与正常婴儿并无太大差异。她的妈妈最近发现孩子的肤色变得黝黑,外阴部也出现了明显的颜色变化,并且阴道口有类似白带的分泌物。这令全家人十分担忧,他们急忙将丫丫送到同安一家医院进行检查,但并未发现问题。随后,他们又带丫丫来到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许立军副主任医师为丫丫进行了详细的检查。他发现,除了乳晕、外阴部颜色较黑外,丫丫的外阴部还有肿胀的现象,甚至可能出现阴道出血。根据目前的初步诊断,丫丫出现了性早熟的特征。由于还有多项检查未完成,无法确定导致性早熟的具体原因。医生怀疑丫丫可能是误服了某些药物导致性早熟,但丫丫的妈妈坚称孩子未曾服用过任何药物。
许医生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性早熟的患儿数量众多,门诊几乎每天都能遇到性早熟的案例。其中,女孩患者的数量远远多于男孩。许医生透露,他们医院接诊的性早熟患儿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乳房发育,甚至有些只有一岁多的女孩就开始来月经。这些患儿的年龄跨度很大,最小的只有四个多月大。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早熟现象感到担忧和困惑。专家建议,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相关部门也应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