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家兔实验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模型,主要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冠状动脉结扎或药物干预等方式建立病理模型,并结合运动负荷评估心肌缺血情况。以下是关键实验方法及分析:
一、常用造模方法
1. 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
家兔对胆固醇吸收率高达75%~95%,喂饲含1%胆固醇、15%蛋黄粉的高脂饲料8周可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动脉和冠状动脉出现脂质沉积。
中西医结合模型:高脂饮食联合每周2次耳缘静脉放血(15ml/只),可模拟气虚血瘀证,表现为倦怠、舌淡、脉虚及血管狭窄。
2. 冠状动脉结扎术
开胸结扎: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可致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或Q波。
闭胸介入法: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射汞,形成局部梗死,适用于清醒动物实验。
3. 药物诱导模型
皮射异丙肾上腺素(50mg/kg)或静脉滴注,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或心肌缺血。
二、运动实验设计与评估
1. 运动负荷试验
通过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标准包括:ST段水平/下斜型压低≥0.1mV、血压下降≥10mmHg或出现心绞痛。
Duke评分量化预后:结合运动时间、ST段偏移和症状,评分≤-11分提示高死亡风险。
2. 运动干预效果分析
丹红注射液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LDL-C,抑制斑块形成,同时调节NO/ET平衡改善内皮功能。
益母草注射液在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优于复方丹参,能显著提升左室内压峰值(LVSP)并减少ST段偏移。
三、注意事项
模型选择:家兔冠脉侧支循环少,心肌坏死重复性好,但脂代谢与人类差异较大,需结合猪或灵长类验证。
术后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及时处理心律失常。
与替代:可考虑离体心脏灌流或细胞模型减少活体使用。
该模型广泛应用于病理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及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估,需根据实验目标选择合适方法。